让我们一起聆听他们的援外故事,共同见证中非友谊的传承与发扬。
本报记者 汤雪
2023年是中国援外医疗工作开展60周年,也是援塞拉利昂50周年。24848威尼斯派出张小佛、王上元、吴玉、周曙等医学专家驰援塞拉利昂。他们是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,也是传递情谊的友好使者。他们千里奔赴、跨越山海,为守护塞方人民健康保驾护航,用行动诠释“不畏艰苦、甘于奉献、救死扶伤、大爱无疆”的中国医疗队精神。今天,让我们一起聆听他们的援外故事,共同见证中非友谊的传承与发扬!
出征仪式
“谢谢你,中国医师”
——我在塞拉利昂的日日夜夜
儿科副主任、副主任医师 张小佛
塞拉利昂位于非洲西海岸,矿产、渔业、林业资源丰富,主要有钻石、黄金、金枪鱼、红木、红铁木等。这里山海相连,风景秀丽,热带风情浓郁。但塞拉利昂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,绝大部分人口连最基本的生存需求都无法满足;2020年塞拉利昂0-14岁人口比重为40%,少儿抚比率(0-14岁人口占工作年龄人口的比例)为71.1%,但医疗保障体系极其薄弱,5岁以下儿童统计死亡率超过16%。
我们所工作的塞拉利昂——中国友谊医院是当地设备最齐全、规模最大、环境最好的医院,但也时不时会出现停电、停水、无网络等情况。我负责医疗队儿科诊疗工作,含塞拉利昂儿科门诊、婴儿特护病房(SCBU)、危重新生儿监产、华人门诊(儿科部分)等区域。
儿科工作不都是惊天动地,全在点点滴滴,但牵涉到每个家庭,不敢有丝毫懈怠。我们每天工作必须兼顾门诊和病房工作,保持24小时不关机,随时保持接诊状态。
这期间,我们与检验科合作,开展塞拉利昂医院首例骨髓穿刺检查,明确病因,使患儿得到有效治疗;开展危重患儿的抢救及新生儿的监产,实行气管插管病人五例,其中包含该国首次开展的婴幼儿气管插管术1例,亲自护送转运患儿至当地儿童医院两例,并与当地儿童医院建立急救转运机制;每天进行婴儿特护病房(SCBU)查房,参与指导病人诊治;与彩超室联合,首次开展塞拉利昂-中国友谊医院新生儿头颅彩超检查,该项检查无创、经济、安全、有效,有利于颅内病变新生儿的检查,特别适用塞方医疗条件,得到了塞方医护人员的积极欢迎和配合。
抢救患儿行气管插管
确诊罕见腹肌缺如综合征患儿
改善门诊病历本的管理,制作病历台架。由于塞拉利昂采用的是手写门诊病历,病历护士保管,以前是混合堆放,寻找特别麻烦,使用病历台架后,按照姓名首字母排列病历本,极大方便门诊病历本查找,减轻门诊护士工作量。
制定新的工作流程,我主动放弃每天中餐后的午休时间,持续接诊患儿,节约患儿2小时的就诊等待时间,方便患儿和家属更早地回家;建立了随访制度,对住院和门诊的特殊患儿实行电话随访追踪,通过随访,使服务由院内延伸到院外,及时了解患儿的预后情况,并进行健康指导,大幅提升了医院及中国援塞医疗队的形象和儿科服务质量。
我在进行儿科门诊及住院部的临床工作同时,坚持带教,由于塞拉利昂——中国友谊医院只有一名刚拿到助理执业医师执照的儿科医师。护士很多是义工,缺乏专业的护理知识,在工作过程中,既要指导医师的诊疗行为,又要规范护理人员的工作流程,比如需要指导他们给婴儿喂奶、给婴儿喂药、安排婴儿卧位姿势、规范注射用药、使用简易CPAP、制作简易引流器、使用复苏气囊……那里的医务人员很开心我来查房,因为可以学到很多新的知识。
摇起中国的拨浪鼓
认真给孩子配药
儿科工作相对繁琐,病情变化迅速,患儿不会自己表达,常表现出啼哭的情绪,陪同的家属多,儿科是最热闹的诊室之一。塞拉利昂民众淳朴友好,这里儿童是免费医疗,他们普遍尊重和信任医护人员。当我摇响起从国内带过来的拨浪鼓,孩子看到立刻停止哭泣,睁着大大的眼睛,安静配合检查;当我细心地给患儿配药,用空运过来的分药器,精准切分药品,家属竖起了大拇指;当随访病人家属,他们努力用不算标准的中文向我说——“谢谢你,中国医师”。我知道,这是对一名援塞医疗队员工作的肯定,也是中国援塞医疗队的一份荣誉,我为这份荣誉自豪,我为我的祖国自豪。
儿科副主任、副主任医师 张小佛
当好疾病“侦察兵” 守护健康我用心
超声诊断科副主任医师 周曙光
凌晨五点多,“咚!咚!咚!……”一阵急促而响亮的敲门声惊醒了熟睡中的我,许多次晚夜班的经历告诉我,一定来了危急重症病人。果不其然,门口覃芳华护士长焦急地催促着:“有一个急腹症的病人需要紧急超声检查!”,稍作整理后我便冲出房间。
急诊患者是一位中资企业的员工,小伙子半夜里痛得实在是无法忍受,于是紧急向医疗队求助。检查前经过询问病史及触诊,患者明显的右下腹压痛及反跳痛引起了我的注意,在排除其他腹痛相关的疾病后,我的目光聚焦在了阑尾区。但是患者腹腔内肠气干扰,腹壁脂肪肥厚和仪器探测深度不够,让我寻找阑尾一度陷入困境。但是功夫不负有心人,经过超声检查,阑尾已经明显肿大,张力高,其周边的系膜组织也明显肿胀,此时,急性阑尾炎的诊断水落石出。接诊的李文兵医生在得到超声的明确诊断后,综合判断病情并立即进行术前抗感染治疗,并紧急联合张磊屹医生为患者实施阑尾切除术,使其转危为安,正逐步康复中。
周曙在给患者做检查
中塞友好医院医疗检查设备落后,甚至连一些基本的辅助检查项目都无法开展,而且更加令人沮丧地是放射科检查设备故障仍在抢修中,使得超声成为了该院唯一的影像检查方法。作为临床医生疾病诊疗的“第三只眼”,影像检查扮演着疾病“侦察兵”的重要角色。尽管超声仪器老旧且部分功能故障,我仍然尽可能地帮助临床医生发现疾病的蛛丝马迹,努力寻找真正病因,从而让患者得到快速精准的救治。
援塞专家不放过任何一点“蛛丝马迹”
4月10日上午,一位名叫Warah的女性患者因足外伤来到中塞友好医院清创室寻求帮助。但塞方医护人员局麻切开患处后,却未能寻找到“藏”在其中的异物,于是,准备将其送入手术室全麻下扩大清创范围进行探查。
援塞拉利昂医疗队队员韦迪查看患者X线结果后,认为局麻取出可能性更大,遂建议塞方暂停手术,并随即向医疗队请示进行多学科会诊。我通过B超探查,发现金属异物长约22毫米,距足背25毫米、足底13毫米,深达肌层,急需尽快取出。但异物长轴几乎与皮肤平行,并且前期局部探查手术导致创口深面软组织结构紊乱,加上异物位置容易滑动,这对异物取出造成了相对较大的难度。我们在取针手术进行过程中,只得不断调整操作角度和位置。通过大家细致操作,以及多学科团队成员的密切配合,在历经20多分钟不断尝试后,终于成功取出女子足底的金属残针。
今年是中国派遣援外医疗队60周年,湖南第24批援塞拉利昂医疗队不断涌现的成功救治当地患者的事迹,得到了当地人民的赞许和感谢,我们也将牢记并努力践行中国援外医疗队精神,为祖国援外事业继续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!
超声诊断科副主任医师 周曙光